你听过多少种“中国式”?中国式离婚,中国式关系,中国式送礼,中国式爱国......种种社会怪现象加上“中国式”似乎就变得正常了。最近又有一本《中国式奋斗》的调查报告型书籍问世了,其实说的就是北京的事,与偌大中国有关系,但似乎也不能称之为“中国式”。
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19.html
该书根据在北京的青年人的生活状况,将其划分为五个群体,分别为“原住型”户籍青年、“迁入型”户籍青年、“门槛型”流动青年、“普通型”流动青年、流动人口二代。讲述了这些人为生活奋斗的36个故事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19.html
其实无非也就是两大类人群,以户籍这种奇葩标准划分,有户籍的在京青年和无户籍的在京青年。前者就是北京青年,后者就是准、类或想当然的北京青年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19.html
“原住型”户籍青年就出生在这个地方,“迁入型”户籍青年多在权力机构,现代职业叫公务员,古代称呼为统治阶层或僚属爪牙,后三者人口最多,有钱的没钱的都被户籍卡着,不上不下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19.html
《南方周末》援引编辑的介绍,说这本书反应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。你看呢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19.html 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1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