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地球还没有“温室效应”,在冰天雪地的北京紫禁城如何度过寒冷冬季呢?事实上,现在所称的故宫在建筑上有特殊设计,这就是“地炕”,其功能相当于“地暖”和“壁炉”,其他宫殿再辅助火盆取暖,可能真的温暖如春哦。不仅如此,紫禁城用煤、炭都有“标准”,那是相当环保。
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据《北京晚报》,紫禁城三大殿(太和、中和、保和殿)、养心殿以及部分寝宫的墙均是空心的,殿内地砖下面砌有纵横相通的火道,直通向殿外的地炉。当点燃外面的地炉时,热气会均匀地扩散到地面与墙壁的每个角落,整个殿堂里温暖如春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这样做不但散热面积大,热量均匀,而且还没有烟灰污染,类似于今天地暖的功效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报导指出,晚明太监刘若愚所著的《酌中志》曾记载“干清宫大殿…右向东曰懋勤殿,先帝创造地炕于此,恒临御之。”由此可见,明代紫禁城中就已建造有此设施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这些宫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设在房屋的北边,进气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盖住,还另设有排烟口,不仅可以排烟,还可通风供氧。如今,到北京故宫游览,还能在一些宫殿建筑台基上见到地炕口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不过,这种取暖方式要打通宫殿地下比较费事,所以紫禁城里并不是所有的宫殿都采用这种取暖方式。而在没有地下火道的宫殿,则备有炭火盆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从现仍存于北京故宫的明清炭火盆可知,明清时期皇宫的炭火盆样式非常多,太和殿的两个炭盆均是用造价高昂的景泰蓝烧制而成,为防火星外溅,火盆外还加盖有不同金属的网盖,既实用又美观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此外,古代皇宫用煤也相当讲究,多是来自宁夏的太西煤。太西煤乌黑发亮,触之不染,燃之无烟无味,且有极高的发热量,所以宁夏的煤也曾被称为御煤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而古代皇宫用的木炭则来自河北涿州、通州、宛平等地,用硬实木材烧成的炭被称为红罗炭。乾隆年间曾钦定过薪炭的供应标准:皇太后为120斤,皇后为110斤,皇贵妃为90斤,皇妃为75斤等,依级别大小供应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此外,紫禁城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规定,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一时开始发放,在次年春暖花开时节停止发放,与如今供暖时间类似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不过该报没有说明,既然古人的设计理念如此前卫,为什么要让苏联人来设计北京城呢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 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61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