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谁杀死了林奕含,扑朔迷离或套路太深

亲密关系评论39

台湾青年作家林奕含罹患抑郁症多年,在出版小说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不久,刚结婚仅一年的她选择了上吊身亡,年仅26岁。新闻刚报导出来的时候,心中一直为这个女孩惋惜,同时也在想,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心无可恋?

随后该事件酝酿发酵,传出高二时曾被补习老师诱奸,因此出现心理障碍,曾有两次自杀未遂。中文补习老师陈星因此被千夫所指,得“狼师”之名,台湾舆论哗然,各种说法和猜测甚嚣尘上,加之小说之中的用语颇为暧昧,一时之间成为爆炸性新闻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逝者已矣,来者可追。还原事件真相,进而制定正确的防范措施,进行心理干预,弥补法律漏洞,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应该是一件好事,然而沸沸扬扬的舆论多由“文学家”、“幻想家”发出,语增之、臆测之、渲染之、删改之,所谓真相只“像”不真,既不重事实,也不讲究逻辑,似乎一场台湾特色的网络正义审判,令人唏嘘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通过新闻报导,这件事情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。其一,读高中时,林女和补习老师陈某谈过朋友。其二,两人相处时,陈某已婚。其三,两个人分手是因为林女家长干预。其四,林女可以连续两次申请入知名大学,第一次是“满分”推荐。其五,近十年的时间,林女都被抑郁困扰,曾有轻生行为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从这些基本事实中,人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,那就是伦理道德上而言,陈某既无师德,也无成年男人的责任感。至于,林父近日转引大陆一位女作家的文章,《关于性侵的六个重要真相》,借小说章节糅合部分西方社会学研究成果,亦不能成为定罪的证据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(大陆人看待林陈事件,先要了解其背景,林父与陈某互属不同阵营,口水战的背后玄机难测。尽管不该有这样的想法,但是从各种说法和做法来看,令人怀疑的地方太多。)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韶华之年,自缢而亡,是悲愤含恨,还是生无可恋?如果用文学家的“视角”来审判,打击的必然是一大片。杀死林奕含的人真的只有陈星一个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林女父母早得知女儿被性侵,为何不提告?不提告的原因或许可以说出很多,那么,还有什么原因重要到超过为女儿讨回公道/正义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近日台湾媒体又报导两家庭谈判时,陈妻曾逼迫林下跪道歉,否则就告她妨碍家庭,林女受辱后再度试图自杀(台湾有通奸罪,且对配偶拥有撤诉权)。试问,被性侵与第三者插足是否可混为一谈。身为监护人分不清孰轻孰重?况且,按新闻之描述,林父母亦在场,竟默许女儿下跪道歉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或说,台湾法律一向黑白不分,林家担心告不赢。当事人在世尚且告不赢,如今却又告得赢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或说,你这样的说法,明显是将罪责推在受害者身上,为施暴者辩护。这样的说法最为可恨,“解决问题”还是“谈论主义”,如许多年,大家搞清楚了吗?我亦可反问:这样的说法明显是将罪责推在质疑者身上,为伪真相辩护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或问,真相无法获得,只能通过“自传式”小说猜测。最可能得知接近真相的办法就是调阅心理治疗记录,不相信台湾法律体系的人更该想办法得到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或问,那么人们在探讨什么?不同的人,想的不一样;想得一样,说的不一样;说得一样,认为的不一样;认为得一样,做的不一样。有人在八卦,找快感;有人在借题发挥,借机报复;有人在阐述观点,发现自我;有人在写文章赚钱;有人在痛惜逝者;有人在担忧社会;有人在提建设性的意见……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学识、人格、立场、修养、视野、出发点不同,得出的观点不同。这就是这样一件惜哉、痛哉的事搞得如此八卦的原因吧。至于外延的东西,比如东方家长云云、比如儒家文化云云、比如尊师重教传统云云,有心之人借此事件贴标签者比比皆是。换言之,他们说出的都是心目中早已认同的东西,并非从林氏悲剧中得出的事实和推论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如果你对诸文章中的“受害者情结”、“斯德哥尔摩症候群”、“熟人性侵”、“驯化教育”、“习俗权威”、“性别暴力”等概念感兴趣,请阅读心理学、社会学相关著作和论文。如果你想探讨中国文化是否为帮凶,请从诸子百家著作开始,通读一篇《本草纲目》你也会受益良多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愿正义得以伸张,逝者安息,生者共勉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 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638.html

weinxin
我的微信
特别声明 · 读者须知
网络时代各种资讯更新速度极快,其真实性、及时性、完整性难以保证,所有文章仅作参考,真伪请读者自行判断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,望知悉。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