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理想化的新解释”:我们喜欢的人“应该”是常态?

亲密关系评论34

最爱你的人,常常是最不了解你的人?心理学博客《pinsoul》的一篇文章,提到了一个心理学研究,在判断一个人个性的时候人们往往出错。与通常认为的相反,人们喜欢将自己喜欢的人,描述成“大众化”,也就是说,刻意认为喜欢的人应该平常化,而不是个别化。真是令人不可思议,这是“理想化”的新解释吗?那个人其实有个性,但是在我们心目中却按照一般人去理解。

“理想化的新解释”:我们喜欢的人“应该”是常态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或者有没有这样的情况,在吸引的阶段,认识到和期盼这个人是特别的,但是一旦有了亲密感,反而用“平常人”去理解对方?文章转在下面,你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呢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
最爱你的人,常常是最不了解你的人?!...
来自pinsoul网站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你觉得自己的个性是什么?你觉得你熟悉自己的个性吗?如果不熟,那你熟不熟悉别人的个性呢?你觉得自己要花多久的时间才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认识对面这个人呢?是否了解他的个性呢?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虽然我们常常会说别随便就评判一个人,但我们依然会想办法评判一个人,透过刻板印象或是过去的经验,因为我们渴望快速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,有可能出于好奇,但也有可能在大多数时间是希望保护自己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大多数的动物都会有一股直觉,用来判断社会上的互动,处理互动所带来的信息。我们的直觉可能建构在过去庞大的经验里,透过这些过往经验,我们可以快速产生感受,然后发现那个跟你互动的人是否是友善的,是否是可以相处的、或甚至是可不可以信任,可不可以交往的。这种在社交互动中产生的处理历程,常常不在我们的觉察之中,我们会自然执行,但我们却会直接在脑中产生最终处理的产物,然后依据这个产物形成感受,一种对人的感受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我们的直觉会希望让我们主动去洞察对方的个性,这些洞察会包含个人的身体姿态、脸部表情、语调或是其他动作。根据人格心理学家的研究,我们会用许多许多的描述方式来形容一个人,奠基在这些行为举止,包含你是否是懒散的、你是否是个热情友善的人、你是否有自信、你是否对脾气不好等等。而我们对别人人格的判断也有强弱之分,对方是否懒散,你可以从0到10去打分数,有些人对你而言都很懒散,但彼此之间也会有强弱的差别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我们想要透过判断别人的性格去了解对方,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我们希望可以知道自己与对方到底合不合得来。合不合得来不只是彼此有没有吸引力而已,更是我们期望了解跟对方是否能有友谊长存,是否能够发展亲密关系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但有时候判断一个人的个性可能会受到很多事情的影响,这也就反映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判断一个人上失准了!心理学家近期进行了一份研究(文末标注)整理,发现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情在人格判断上发生偏误,我们会误以为某些人在性格上的特质偏向一般大众的状态,但事实上并不然。例如高自尊的人(对自己评价比较高的人),就会在描述自己个性时,偏向觉得自己的个性是平均于一般大众的;另外,我们也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人,描述的与大众比较相似,我们似乎内心都希望,那些自己喜欢的人,应该是常态,是跟大家很相似的,而非我们一直以为的要与众不同。所以理想中的对象,往往我们期望他很“平凡”(在平均之间)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判断别人的性格比我们想象中的难,原因不在于我们数据太少,而在于我们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偏好影响。这听起来有点废话,但我们时常忽略这个事实,那些我们喜欢的人,我们总是理想化地把他们想个很“常态”,超过于他们真实的样貌。有趣的是,这反映了,那些跟你最好,最麻吉,最亲密的人,可能时常是你生活中最不了解你的人,根据这个研究而言,因为她们常常在判断你的性格上有所偏误 。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研究:Borkenau, P. & Leising, D. (2016).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personality: What analyses of trait profiles have told us about personality judgment—so far.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5, 228-232.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 文章源自https://www.hoomuu.com博闻网博闻网-https://www.hoomuu.com/2487.html

weinxin
我的微信
特别声明 · 读者须知
网络时代各种资讯更新速度极快,其真实性、及时性、完整性难以保证,所有文章仅作参考,真伪请读者自行判断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,望知悉。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